蛔厥属厥阴,病患素有寒,妄发其汗,或汗后身有热,又复汗之,以致胃中虚冷,饥不欲食,食即吐蛔,而乍静乍烦者,蛔或上而或下也。伤寒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,小青龙汤主之。
服汤反烦而外热不解,非桂枝汤不当用也,以外感之风邪重,内之阳气亦重耳。此则外走皮毛而汗出,上走咽喉而呕逆,下走肠胃而下利,浩浩莫御,非得利水之峻剂以直折之,中气不支矣。
惟桂枝汤不用麻黄,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。阳明太阴俱属于胃,胃实则太阴转属阳明,胃虚则阳明转属太阴矣。
与麻黄汤以开之,使卫气行阳,太阳仍得主外而喜寤矣。太阴为至阴,无热可发,因为胃行津液,以灌四旁,故得主四肢,而热发于手足。
如浮而弱、浮而涩、浮而弦、浮而迟者,此阳中有阴,其人阳虚,而阴气早伏于阳脉中也,将有亡阳之变,当以扶阳为急务矣;如沉而大、沉而滑、沉而动、沉而数者,此阴中有阳,其人阴虚,而阳邪下陷于阴脉中也,将有阴竭之患,当以存阴为深虑矣,此为互看法。太阳病,项背强KTKT而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
因所伤之寒邪,随大汗而解,所成之温邪,随大汗而发,焉得无虚?是不任大青龙之过也。